首页 > 关于我们 > 企业文化

家乡十年沧桑巨变

 来源:万正科技   更新时间:2012/1/6   阅读次数:3186

       中国以7%的土地能养活25%的世界人口,中国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56%,解决农村问题,解决农民的生活、医疗、养老等问题,推动农村发展,对中国的GDP起着巨大的作用。看农村十年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笑在脸上,甜到心里。
       记得很小的时候,家乡架了电网,村村通了电,村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;刚开始经常停电,还时不时用用煤油灯;后来好了一些,但电压不太稳定,只要队上有人用电饭煲,灯光马上就会暗下来,没准儿还会拉闸控制一下,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担心停电;当时我还小,一停电就骂那些用电饭煲的人家,总觉得他们做了错事,现在想想真觉得可笑。我的家在山上,地在每户人家中要占很大的比例,当时最大的幸福就是天天能喝上玉米粥,逢天干地旱还要靠政府救济,靠其他地方捐赠。
十年来,国家为解决国民吃饭问题,加大力度抚持农村,出台多项支农、惠农政策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。第一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,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,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,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。第二步是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,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。如今的农村改革,是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,实行农村综合改革,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,着力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      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,党中央连续5年下发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,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,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,我国农业迎来了连续第五个丰收年;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,让农民成了山林的主人,沉睡的荒山焕发了青春;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建设,为农村繁荣奠定了基础;农村综合改革又为新农村建设谋划了美好的未来。
       现在的农村跟以前相比大不一样了,种地不用交税了而且还有补助。在家乡,年龄稍微大一点的,在城里不好找活了,都回家发展了,每家每户都兴办了小规模的养猪场,收入也还可观。街道宽了,以前每家每户的小院子不见了,随之取代的是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多功能建筑,干净、卫生、环境优美。轰鸣的机器声响起来了,一家又一家的小型加工场像雨后春笋。三轮车、摩托车多起来了,部分家庭也还买了小轿车代步,铁路修到了镇上,公交车开到了村里,出行方便了,彻底告别了“一眼看见,走上半天”的历史。“普光”油田开发了,“亭子”电站也动工了。
       家乡的树更加茂盛,家乡的山更加有形,家乡的人不再愚昧无知,就连家乡的夜晚也告别了“星星点灯”。
祝福祖国更加强盛,祝愿全天下人民幸福安康! (谢世民)
 


上一篇: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执行力
下一篇:奖杯,你是努力与团结的见证!